MCP( 模型上下文协议 Model Context Protocol)

May 12, 2025 · 1 min read

模型上下文协议(Model Context Protocol,简称MCP)是一种创新的开放标准协议,旨在解决大语言模型(LLM)与外部数据和工具之间的连接问题。 它为AI应用提供了一种统一、标准化的方式来访问和处理实时数据,使模型不再局限于训练时获得的静态知识。

MCP由Anthropic首次提出并开源,通过定义标准化接口,允许大语言模型以一致的方式与各类外部系统互动,包括数据库、API和企业内部工具等。 这一协议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了AI模型的"信息孤岛"限制,极大扩展了大模型的应用场景.

基本概念

MCP 由三个核心组件构成:Host、Client 和 Server。

假设你正在使用 Claude Desktop (Host) 询问:“我桌面上有哪些文档?”

  • Host:Claude Desktop 作为 Host,负责接收你的提问并与 Claude 模型交互。
  • Client:当 Claude 模型决定需要访问你的文件系统时,Host 中内置的 MCP Client 会被激活。这个 Client 负责与适当的 MCP Server 建立连接。
  • Server:文件系统 MCP Server 会被调用。它负责执行实际的文件扫描操作,访问你的桌面目录,并返回找到的文档列表。

流程

Primitives 原语

Tools 工具

Tools(工具) 是 MCP 协议中的一项关键原语,服务器可通过它向客户端暴露可执行功能,供 LLM 使用(通常需要用户批准,确保人类参与决策)

Resources 资源

Resources(资源)是 MCP 协议中的核心原语之一,服务器通过它可以向客户端提供可读的数据或内容,用作 LLM 交互的上下文信息。

Prompts 提示词

提示词 允许服务器定义可复用的提示词模板和工作流,客户端可以轻松将这些模板呈现给用户或 LLM。

案例

客户端: https://github.com/modelcontextprotocol/python-sdk/tree/main/examples/clients/simple-chatbot/mcp_simple_chatbot

手动开发 MCP 开发

参考

Danny
Authors
Devops
Life is short 人生苦短,及时行乐.